第二十一章 :挟持君上
虽然宁也很不愿面对李斯,但毕竟这是在人家府上,午膳还是不可避免的和李斯一起,宁也努力让自己看起来自然一些。
他总觉得李斯看自己的眼神隐隐带着笑意,但是想认真看的时候又好像是自己的错觉。
“臣午后约了大臣议事,陛下可要回宫?”
李斯用膳看起来也赏心悦目,相比之下早膳都没吃的宁也就显得有些急迫了。
宁也不想理他,又舀起一勺银耳羹,只摇了摇头表示不想回去。
“臣已吩咐杨康乐前来,在前院候着了。等凉爽些出门转转罢,听闻今夜京城有戏看。”
?
宁也耳朵竖了起来,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竟主动同意我出宫玩儿了。难不成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要唱戏?
“有戏看?什么戏看。”宁也一脸疑惑。
可李斯好像并没有要告知宁也的意思,还是默默吃饭,吊着宁也胃口。
午膳后李斯去了书房,宁也早上睡够了,便让鹤一抬了张软榻在小湖边,惬意地看风景。
-
宁也与杨康乐出门已是酉时,太阳低低的挂在天上,比起晌午凉快了许多。
宁也走在街上一边看街边的小摊贩,一边问身边的杨康乐。
“今日可是什么特殊日子?”
杨康乐一头雾水,想了一想,摇了摇头。
“不曾听闻。”
宁也也觉得有点奇怪了,那为什么李斯跟我说今天晚上有戏?
正走着,路过一处小摊,摊上摆着些书本字画,宁也停下了脚步。
走进拿起一本翻了翻,并不是御书房里那种正经书之类的,而是摊主自己编写的话本子。
在宫中时总觉无聊,这里的娱乐又不多,不是骑马就是射箭,都是些体力活,宁也的身子骨根本适应不了。
宁也觉得闲暇时看看话本子打发时间,甚好。
心里小算盘打的美,随手挑了几本寻常的,让杨康乐付了钱。
买完话本子的宁也心情舒畅,想着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无聊了,往前走着走着,渐渐的感到有些不对,人们好像都在朝相反的方向走去。
宁也回头看了看,心里有些纳闷,忙拦住路过的一个妇人,问她:
“前面有何事,为何人们都往那边去?”
那妇人看了宁也一眼有些诧异,这公子当真是仙人之姿,随后想到他问的话,冷笑了一声:“听闻冯侍郎府上被抄了,人们都去看热闹呢!”
?
宁也忽然反应过来李斯说的戏是什么戏,向妇人道过谢,便也随着人流往那边走去。
宁也到的附近的时候,府门周围已经被围的水泄不通,像宁也这种来晚的只能垫脚插缝才能勉强看到里边的情景。
府门口呼啦啦跪了一群人,为首的是冯渊和夫人刘氏,后边是几个老人和一堆小妾,宁也发现他们穿着不像是平常衣物,反而是平民百姓的行头,蓬头垢面慌慌张张。
宁也想到昨夜出城时守卫说的,李斯下令封了城,不许进出。不禁感叹他想的实在周全。
后边的人宁也没有细看,只在前方寻找着李斯的身影。
空旷处,放置着一张梨木雕花太师椅,李斯懒懒地歪坐在椅上,面上似笑非笑,眸光却冰冷异常。
这时候的他和宁也见到的又不一样了,宁也见到过冰冷的、无奈的、毒舌的、温柔的,甚至有些幼稚的他,但此刻他明明只是坐在一张太师椅上,却让人感到他坐在一堆骸骨堆成的山巅,睥睨众生。
他搭在椅子上的手指动了动,一个面熟的男子走到李斯身侧,手里拿着一叠纸张。
宁也见过他,在被楚云景救下那天,是他去追的张仪的家仆。
“念。”
君九将手中的纸张展开抖平,语气生硬,一字一句的念道:
“户部侍郎冯渊,在任九年,总贪赃款约九万七千两黄金,三十万两雪花白银,银票五箱......”
随着君九宣读的数额越来越大,周围百姓的议论声也渐渐沸腾起来,哪怕如鬼魅的摄政王此刻就坐在不远处,也压不住人们心中的愤恨。
“冯渊贪污官家银子,还欺压百姓,纵容家奴欺男霸女!今日终有所报!”
“老天开眼,现世报在人眼里!”
“无恶不作,终食恶果了!”
... ...
众人情绪激动,大多都说冯渊平日坏事做尽,自食恶果,宁也甚至还听到有几个人说摄政王是惩恶扬善的好人。
有人忍不住已经崩溃哭起来,有的不顾摄政王还在,随手拿起手边的菜就砸了出去,人们看李斯没有制止,纷纷效仿,一时间混乱非常。
再看冯渊一行人,身上挂着烂菜叶,头上沾着烂鸡蛋壳,可见人们对之痛恨程度。
不一会儿,徐松年和苏靖虎从府中出来,手里各自拿着一本册子,越过他们可以看到,院门内已经摆了几十个大箱子,甚至已经放不下了,有人指挥着往后院抬去。
徐松年和苏靖虎将手里的册子呈给了李斯,李斯随手翻了翻,扔给了君九。
“继续念,留一队御林军把守,明日上朝前抄清,所得皆充国库。”
说完站起身来,随手掸了掸衣袍上沾上的尘土,转身离去,只留下君九站在原地继续念着。
“户部侍郎冯渊,自拜任起,强抢民女三十五人,纵容家奴草菅人命五十余起......”
宁也也慢慢退出身来,四处张望着,没看到李斯的身影。
鹤一出现在身旁,悄声对宁也说:
“陛下,属下奉王爷命,劝陛下先行回宫,王爷还有其他要事,宫外变故多,怕惊扰陛下。”
想来李斯已经去了下一个大臣府上,宁也抿了抿唇,他说的没错,宫外变故确实多,自己在外不是很安全。
“那......让他注意保全自身。”宁也有些支支吾吾,却还是对鹤一说。
鹤一微微一愣,随之笑了一下:“属下定告知王爷,王爷已备好了马车,陛下先请回吧。”
宁也点点头,上了马车先回宫了。
-
李斯此刻到了户部郎中府前,为首的御林军上前敲门,待门开后,御林军们鱼贯而入,不顾下人们的叫喊,径直走向前厅,照旧挑了一张气派的太师椅,抬了出来。
鹤一紧赶慢赶的追了上来,君九留在冯渊那边,鹤一将宁也送上马车后便追了过来。
李斯仍是懒懒地歪坐在椅子上,周身的气氛仍旧冰冷骇人,眉头轻皱,面上有些不耐烦的神色。
太慢了,本来早些处理完还能陪小猫用晚膳。
鹤一感受到身边的温度都冷了点,便知自家王爷现在心情很极差,俯下身在李斯耳边说了几句话。
李斯听完挑了挑眉,神色看起来好了不少,甚至唇边还带了一丝笑意。
鹤一总算松了口气,果然!
暗处的暗卫:好样的兄弟!若是王爷刚才的状态,等到了下一家,受苦的就是他们了!
李斯抬起一只手撑着额,看了鹤一一眼。
鹤一会意,上前拽住不知所措的管家。
“摄政王有令,查惩贪官污吏,速叫张明风来见。另外将府内烛火灯笼全点上,召集府内上下,周围都有士兵把守,若有偷跑的当场处置。”
管家吓得瘫坐在地,鹤一睨了他一眼,一把将人拽起来。
“动作麻利些,王爷等急了,可是不饶人的。”
管家忙手脚并用的向后院跑去。
一刻钟时间,府上的人已经到的差不多,鹤一将名册交给一个暗卫去清点人数。
为首的张明风衣衫不整,头发也乱糟糟的,满脸的惊恐,口中不住地说着“王爷饶命”。
原本舒展开的眉头又皱了起来,聒噪的声音令李斯有些不耐烦,抬手制止了他。
“念吧,动作快些。”
鹤一照着册子上的罪行一一宣读,张明风听着这桩桩件件再说不出话来,只跪在地上冷汗直流。
李斯看流程走的差不多了,再没有耐心陪他们耗下去,吩咐鹤一叫几个暗卫,拿着摄政王府的令牌带人先去其他家,最后由徐松年和苏靖虎收尾。
“务必在明日上朝前抄清,入夜之后动静小些。”说完顿了顿,又补了两句。“瓷器字画之类的手脚小心着,莫要损毁。”
说完一律扔给鹤一便走了。
得嘞,这一听鹤一哪还有不懂的,名贵瓷器若是碎了,咱们那财迷陛下的心怕也要跟着碎了。
-
马车向皇宫驶去,宁也掀开车帘,街上的人都向反方向涌去。
看来李斯那边的阵仗真的不小,若是真的要在明日上朝前抄清,恐怕要折腾一晚。
拐过一个弯,街上的行人少了许多,嘈杂的声音渐渐小了。
看着外边有些陌生的景象,宁也感觉到有些不太对劲——这不是回宫的路。
“杨康乐?”宁也试探性地唤坐在马车外的杨康乐。
没有回应,但是马车仍旧向前奔驰着。
他悄悄掀开一点车帘,马车外的杨康乐已经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穿黑衣蒙面的男子。
“你是谁?杨康乐在哪里?”宁也警惕起来,先询问来人的身份。
“陛下,您就好生坐着便是,剩下的事就不用您管了。只要您肯配合,我们不会动你。”
“既然知道朕的身份,看来你们已经做好准备了?挟持君上,啧,你有几个脑袋够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