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朕没吃饱
静下来后宁也细细研究眼下的情况,至少他现在有点知道为什么人们说起摄政王会怕的浑身发抖闭口不谈,也知道自己为什么这副病病歪歪的样子。
原身的爷爷太上皇在位时,为守好祖上基业,勤勤恳恳开辟疆土,亲自打江山,守江山。凡事亲力亲为,和几位开国功臣守卫大宁几十年,就像历代祖祖辈辈一样。只可惜虎父未能出虎子,太上皇子嗣并不多,比之太上皇的刚正果敢,嫡子反而性格软弱起来。
江山到了老先帝手上,因忌惮几位外姓王的功高震主,逐渐想要收回势力,其他几位王爷嗅到先机,主动请辞退离朝堂,前往封地世代守卫京城。唯独镇远王未有动作,只因老王爷与先皇约定,世代辅佐皇位,保天下太平。但这一做法引起了先帝的怀疑,认为镇远王府终有一天会领兵谋反。又因听信谗言,不顾大臣劝告执意削弱镇远王手中兵权,将镇远王派往边疆驻守,先帝在位的十余年里,镇远王无数次守住了边疆的安定,最终也留在了那片被自己守护的土地上。
而在镇远王市逝去的同一年,老先帝也驾鹤西去,只因他一上位就一味地追求永生,招募各方道士医士,不听劝阻,服食各种来历不明的丸药,最终也说不上是哪一颗丸药出了问题,继位仅十三年便驾崩西去,独留下一个独子宁也。
先帝在位时间虽短,但在位期间先帝可以说是不理朝政,不问民生,还大兴土木,醉生梦死。导致十三年里朝堂乌烟瘴气,百姓民不聊生。
谁也没想到老镇远王死后,镇远王独子李斯重整兵力举旗谋反,打京城一个措手不及,以一己之力镇压朝堂多方势力,杀伐果断,手段残忍,一时间死伤无数。朝臣们在反应过来后力保小皇子上位,这才没有让江山易主。
但皇子年幼,尚无掌权治理国家之力,人人都以为李斯一定会逼宫上位,自立为王。但事情并不想外人想的那样,李斯虽未夺皇位,但自封摄政王,以新帝年幼为由,上朝听政,暂时掌管政事之权。
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的权力有时比皇帝还要高:送进宫中的奏折要先给摄政王过目,有什么好东西先给摄政王府送来,冠冕堂皇的说小皇帝年岁小不能独立处理政务,送进宫的东西必须保证绝对安全,等等。可以说除了黄袍加身,他也没有什么皇帝没有的东西。
这也是小皇帝性格的由来,父皇过早离世,又从小听周围的人说摄政王的“光辉事迹”,对摄政王打心底觉得恐惧,生怕哪一天李斯会走上大殿逼他退位要他性命。
刚登基上朝时,摄政王坐在龙椅旁几步远的地方,仅仅是冷冷的打量了小皇帝两眼,生生的给孩子吓病了好几天。自那之后,皇帝称病一再推脱上朝,一切政事由摄政王接管,做什么大决定后上折皇帝就算是完成流程。而小皇帝自己整体也郁郁寡欢,甚少出门,每天进食少,活动少,也很少与人交谈。
直到有一天,他走出宫门,站在御花园的水池前,不知是身体不支晕倒在水里还是本身就再无求生之意,在被人发现的时候,小皇帝已经没了气息。直到被人捞上来,直到宁也来到这里。
宁也伸出纤细的手臂,少年的皮肤看起来细腻光滑,但缺少血色,透着几分不健康的苍白。
可不是吗!不吃东西,不晒太阳,不沾地气,这人哪能好呢。宁也想。他现在看起来像一株磨菇,一株一阵微风就能轻易刮断的脆弱的蘑菇。
宁也现在说不上心里是个什么滋味,想了想在神仙大人面前求的愿望。好消息:愿望实现了,坏消息:穿越了。
作为皇帝,坐拥天下,自然有数不尽的钱享不尽的荣华,连工作都有摄政王代劳,自己只用坐着躺着享受这泼天的富贵。但是一想起在现代奋斗的那些日子!在资本家手下苟下来的那些瞬间,省吃俭用还完的房贷,慢慢充盈的银行卡,像一场梦,一阵风,像短暂留在手心里的一捧沙,伸出手握了握却什么也没有留下。
宁也叹了口气,身旁的小宦官一看这阵仗,也慌了神。原本陛下就时常心绪不佳,眼下还丧失了之前的记忆,这对于孤独的小皇帝来说,实在是很难接受的。
“陛下。”小宦官张了张口,想要说几句宽心的话,却不知道怎么说些什么。
“恩?怎么?”宁也回神,放下胳膊看了他一眼。“你叫什么名字?跟我多久了?”
“回陛下,奴才叫杨康乐,幼时便跟着陛下的,这名字还是您给赐的。”杨康乐愣了一下低头回话,说话微微颤抖,感觉鼻头有些酸。陛下幼时就说宫里的孩子可怜,惟愿安康长乐,没想到陛下却连这也忘了。
“康乐,是好名字的。”宁也又打量了他几眼,小宦官年纪不大,看起来十五六岁的样子。脸上白白净净的,还有点未褪去的婴儿肥,脸有点圆圆的,看起来很招人喜欢。声音也不像电视里说的公鸭嗓,加之鼻子一酸,听起来反而有点软软的,像是受了什么委屈一样。“我饿了。啊不,朕饿了。传饭吧。”
杨康乐的眼泪一下子噎回去了,传饭,陛下要传午膳。这是好事啊,有胃口吃饭是好事儿。小宦官脸上的表情肉眼可见的明亮起来,眼神也慢慢的放出光来。“是是是,这就传午膳。”
杨康乐走出寝宫门,和门口的宫女说了些什么,宫女福身,向外走去了。
宁也下榻,在寝宫内溜达起来,左看看右摸摸,掩饰不住的好奇。这就是帝王寝宫,真是琳琅满目,拿起桌上的琉璃樽,好东西。摸摸挂在一旁的外袍,好东西。一双手摸摸这个,抚抚那个,眼睛变成两个小金元宝。【钱啊钱啊,好多宝贝。生命的意义就是享受生活!】
不一会儿,几个宫女进殿来,手上捧着盛着清水的铜盆,面巾,装着盐水的茶杯和痰盂。宁也净过面,漱过口坐在桌旁,手指有一下没一下的扣着圆桌。
过了一炷香时间,午膳传上来摆好,宁也手执象牙筷,看着眼前的一个个巴掌大小的小碟子,陷入了沉思。
怎么回事,我不是皇帝吗,皇帝的正餐不求像慈禧那样满汉全席,也得有荤有素,四菜一汤吧?现在这是什么情况?穷的揭不开锅了?
只见一张梨花木月牙桌上,摆着四五个小碟子,每个小碟子手掌大小,每一碟的菜式看起来都精致可口,碟内的菜肴只占了碟子的一半,而且大多以绿叶菜为主。
也就是说,这一桌子才虽然看起来非常美味,但是量太小,根本吃不饱!而且很素,没有荤腥!
宁也沉默了一会儿,动了动筷子。先吃吧,不够再添。殊不知并不是宫中吃不起粮,而是之前的小皇帝吃的实在太少了!本就不爱吃饭,身子弱很多油腻的菜克化不动,就连清淡一些的菜每次都是吃几口应付了事。
后来皇帝的菜式菜量都一再削减,到最后已经是每样尝几口的地步了。
夹了几口,味道还不错,如果有点肉沫就更好了。这身子昏迷躺了也不知道几天了,饿的他前胸贴后背,吃起饭来也是顾不上装什么皇家的礼仪了,他感觉再不狠吃几口饭,刚穿过来就会被一下饿死。
正吃着,一个太监慌慌张张的跑进来,嘴里说着“陛下!”
杨康乐将他拦住,呵斥道:“慌慌张张的成什么体统,陛下面前好好说话。”
宁也咽下口中的饭,挥了挥手,“无妨,何事惊慌至此?”
传话的太监赶忙跪下回话,声音颤颤巍巍“回陛下,是摄政王爷到了,想说是听闻陛下醒了,特来看望陛下。眼下正在御书房等您召见。”
宁也惊讶了一瞬,这摄政王爷怎么想起看我来了,他眼高于顶权倾朝野,我一个傀儡皇帝有什么值得他特跑一趟的。难不成,他听说我失忆,想要逼宫篡位?!
转念又一想,他现在除了皇位什么都有了,实在没必要多此一举,反正在外人看来,我这个破身子也活不了太久,如果不是我穿过来,这天下已经是他摄政王府的了。
传话太监看皇帝没回话,反而看着面前的菜在思索着什么,表情纠结,一会儿一变。【嗯...见他的话我万一露出马脚,直接挂了。不见的话...以传言来看,现在我就可以挂了。】
宁也泄了气,反正也没什么好办法。来了走一步看一步吧,总之我咬死我就是失忆了,也不能真的把我怎么样...吧。
“宣”
“宣镇远王觐见——”
宁也继续下筷,眼看着碟子中的菜已经吃的七七八八,但是胃里并没有一丝饱的迹象。他把筷子放下了,抬起头,直直的看向一旁帮忙布菜的杨康乐。
杨康乐一扭头看见宁也眼巴巴的看着他,说不上来的可怜样子,面上也迷茫了。陛下这是怎么了,菜不合口味吗,但是都吃干净了呀。
“额...陛下?这菜式您有何不满意的?打发人到御膳房责罚就是。”
宁也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可怜的意味:“朕没吃饱。”
杨康乐也傻眼了,陛下用膳从来都是只有少没有多,每次都是每个菜沾两口就算饱,最多再被劝着喝一碗汤。张口说没吃饱,还是头一回。杨康乐一时间愣在原地。
“能否再添几道,朕躺了好些天饿的狠了,眼下想吃水晶肘子、黄泥煨鸡、佛跳墙、清蒸鱼,再加一碗汤,要带荤腥的,不要素汤。拣着现下有的快些的呈上来。”
宁也一口气报起菜名,杨康乐一边目瞪口呆,一边找人记下去御膳房传话。“膳后要一碟水果,甜的,不拘什么,最好是汁水多的。再让他们备上些桂花糕放着。”下午饿了吃。
宁也正美滋滋的想着,连门外传来脚步声也没有注意。
摄政王进一门看见的就是这样一副景象——皇帝仅着寝衣坐在饭桌前,嘴里叽里咕噜的报着菜名,眉眼弯起来看着站在一旁呆愣的小宦官。小宦官手忙脚乱的记菜名,桌上的碗碟空的七七八八。
传言不是说小皇帝性子沉闷,不喜进食,身子虚弱,面如死灰...吗?眼前坐着的人虽看起来比同龄人瘦弱一些,皮肤略微有些苍白,但能看出精神很好。
刚吃过东西的嘴唇亮晶晶的,像有雪花融化在唇上,泼墨似的长发没有盘起,仅用一条束带微微束着,生着一双桃花眼,眉头舒展,眼神中带着笑意看向一旁的人。手指弯起,修长的手指执着筷子,被象牙衬得手指如羊脂玉一般。整个人看起来如寒冬的暖阳,让人不由得想要亲近。皇帝长的很好,他一早就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