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出嫁了……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从前在一个贫穷的小山村里,有个农户叫赵大郎,赵大郎少年的时候在隔壁县学艺,娶了个貌美如花的妻子,他们刚结婚不久,村里人捎信告诉他,他母亲上山挖野菜的时候,摔断了腿,赵大郎急忙告别了岳父母,带着妻子回家了。
赵大郎回家看到摔断腿的母亲,又看着即将成熟的庄稼,他和妻子决定以后不再外出了,就在家生活,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赵大郎的妻子接连给赵家生了七个女儿,赵老太太重男轻女,看着这七个女儿,没有一个她喜欢的,总是唉声叹气的说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生再多的丫头片子有啥用?最后不还是都给别人家了吗。我们赵家的香火到这一代算是绝后了。”赵家媳妇听了也是暗暗垂泪,她很懂事,从来不和婆婆顶嘴,对于自己连声七女的事也是很自责,总觉得自己没用,难道赵家的香火真的没人继承了吗?赵家媳妇曾劝过赵大郎,让他休妻另娶,赵大郎虽然是个粗汉子,可是他对他媳妇是真好。总是劝媳妇:“不要想那么多,闺女就闺女,闺女多了也是富。不行以后咱们挑个女婿招家里来,以后切莫要再说什么休妻另娶的啥话了。”赵家媳妇没事的时候总是悄悄的说:“希望上天能可怜可怜我连生七女受的罪,赐给我一个儿子吧。”
这一年赵家媳妇又怀孕了,赵大郎高兴的把媳妇怀孕的事告诉了赵老太,本想着赵老太会很高兴,谁知道赵老太表现的平平无奇,她对赵大郎说:“哼,我就不相信她这次能变样,能给赵家生个带把的,你可别到头来空欢喜一场,这次如果这胎还是女儿,你必须听娘的话,把她休了,娶一个会生儿子的女人,给咱们赵家传宗接代。”赵大郎却坚定的说:“不管她这胎是儿是女?我都不会休妻另娶,我们已经生了七个女儿了,我相信这胎一定是儿子。”说着赵大郎就走出去了。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赵家媳妇的肚子一天天的大了起来,算算日子,再过不久就该临产了,那段时间赵老太经常去寺庙里烧香求签,每次签上都显示赵家媳妇这胎还是个女儿。赵老太回到家看着儿媳妇的肚子总是唉声叹气。这天赵大郎被赵老太叫进房里,对赵大郎说:“大郎,听娘的话,我们家真的不能再生女儿了,你让娘百年之后怎样面对赵家的列祖列宗。”赵大郎苦口婆心的劝说母亲:“没有生出来,谁也不知道这胎是男是女?”赵老太打断了赵大郎的话:“大郎,就算娘求你了行不行?”赵大郎看了眼年迈的母亲,转身走了出去。
赵大郎唉声叹气的进了房间,媳妇看着丈夫从婆婆房间出来之后就这样,想着婆婆一定给丈夫说了什么,可是婆婆会说什么呢?无非就是她肚子里孩子。赵大郎看着媳妇肚子,一直眉头紧皱得坐在那里,媳妇看着他那样,主动说:“大郎,婆婆是不是给你说了什么?”赵大郎看着媳妇笨重的身子,扶她坐下说道:“媳妇,娘老思想,你不要往心里去。”看着丈夫的样子,媳妇主动说:“大郎,这样吧,我想这胎在娘家生产,一切等生产之后再说。”赵大郎想了想觉得这个办法可行,可是又觉得不妥,媳妇生产就在这几日,去娘家路途遥远,地里的庄稼也成熟了,这时在门外听到爹娘谈话的大姑娘,走进来告诉爹娘:“爹爹放心在家,我送娘去外公家,等娘在外公家平安生产之后我再回来。”看着已经十二岁的大闺女赵巧儿,赵大郎觉得这个办法可行,就交待赵巧儿:“巧儿,一路上一定要照顾好你娘,等你娘生产之后,我去接你们回来。”赵巧儿说:“放心吧爹爹,我一定照顾好娘。”
第二天赵巧儿带着她娘出发了,她们走了一天,在黄昏的时候她们走到了一片树林里,赵家媳妇实在是走不动了,就对赵巧儿说:“巧儿,娘真的走不动了,你到前面看看有没有人家,咱们休息一晚,明天再走。”赵巧儿看到母亲扶着肚子累的满头大汗,实在心疼,就扶着母亲在路边的大石头上坐下,拿出水壶让母亲喝了水,就说:“娘,你在这稍作休息,我到前面看看。”赵巧儿走了一会隐隐约约就看见前面好像有灯光,就连忙返回告诉母亲,前面有人家,她扶着母亲走到有灯火的人家,让母亲站定,她上前去敲门,刚抬起手要敲门,好像听到了父亲的名字,她静静地爬在门上听,只听里面说道:“今天赵大郎家将添一子,只是这个孩子只有十六年的寿命,在他十六年的生辰之日,也是他的死期。”听到这里,赵巧儿已经顾不得规矩了,就推门进去,一进去看见两个白胡子的老爷爷,一个在说话,一个正要那笔写字,赵巧儿就跪在地上说:“求求爷爷了,您刚说的赵大郎,就是小女的父亲,我娘就在屋外,求您看在我娘十月怀胎辛苦的份上,救救我弟弟,如果没有弟弟,奶奶会让爹爹休了我娘,我愿拿我的寿命和弟弟交换。”说着赵巧儿在地上重重的磕着头,一会额头上已经殷红一片。看着赵巧儿这样,其中一个老爷爷说道:“你的孝心感动了我,我可以告诉你一个救弟弟的方法,不过这么方法是你此生不能结婚。你可愿意?”听到这里赵巧儿慌忙说道:“我愿意。”老爷爷说道:“好,你记得,在你弟弟十六岁的生辰当日,不能超过午时,你要把你弟弟盖的被子和铺的褥子全部烧了,这样,就能把隐藏在你弟弟房里的东西烧死。这是个秘密,你不能告诉任何人,如果说了,你将变成一棵树,只有昆仑山上的神仙水才能救你。”说完房间里就没有声音了。赵巧儿连忙起身出去把母亲扶进来,母亲问起她额头怎么烂了,赵巧儿只说是天黑没看清楚路摔倒了。母女二人再进来也没看到有人,只有微弱的灯光一闪一闪的。两人走了一天实在太累,一会就睡着了,半夜赵巧儿被母亲的一阵惊呼吵醒了,原来母亲要生了,赵巧儿帮助母亲生产完,这胎还真是个男孩。安顿好母亲之后赵巧儿说:“娘,你带着弟弟在此休息,我回去把娘生了弟弟的事告诉爹爹和奶奶,爹爹和很快就会来接您回去的。”赵家媳妇虚弱的点了点头。赵巧儿看了看母亲和弟弟,就飞快跑回了家。跑出去之后,赵巧儿回头看到这哪里是农户,门上写的是“城隍殿”。
很快赵大郎就把媳妇和儿子接了回去。有了儿子之后,赵老太太每天都乐呵呵的,再也不找儿媳妇的麻烦了。
渐渐地赵巧儿到了该说媒的年纪了,赵巧儿在附近村里名声很好,她温柔贤淑,又是家里地里的一把好手,来她家提亲的人络绎不绝。每次赵巧儿也不恼,总是笑着说道:“我此生不愿嫁人,只想照顾弟弟孝顺二老。”眼看着妹妹们一个个都出嫁了,就剩大姐赵巧儿,无论谁来劝说,赵巧儿都不嫁。赵老太年岁已高,弥留之际拉着赵巧儿的手说:“巧儿,嫁人吧,年岁大了不嫁人会被邻居们笑话的。”赵巧儿安慰赵老太:“奶奶放心,以后等弟弟大了,遇到合适的我会嫁人的。”这样赵老太才了无心愿的闭上了眼睛。
赵巧儿一边帮忙照顾弟弟,一边孝顺二老,虽说赵家只有一个儿子,可是赵大郎也不娇惯他,赵公子也是好品行,家里有大姐照顾着,他也就安心读书。
冬去春来,一年一年,赵公子在十六岁这一年考中了状元,再没几天就是赵公子十六岁的生辰,赵大郎想好好庆祝庆祝。就捎信让其他六个女儿都回来热闹热闹。
那一天赵家宾客满座,热闹非凡,外面热热闹闹的,只有赵巧儿一人如坐针毡,紧张的不行,弟弟祭祖回来之后,找到赵巧儿:“大姐今日一定要好好喝几杯。弟弟感谢大姐这么多年的教导养育之恩。”看着眼前玉树临风,风流倜傥的弟弟,赵巧儿很是欣慰,可是她不能忘了老爷爷的忠告。她告诉弟弟:“弟弟,你先去前院招呼客人,大姐一会就来。”赵公子去了前院,左等右等不见大姐,他又返回后院,只见大姐从他屋里出来,把他的被褥和衣服全部抱出来放在院里的干柴上,赵公子急忙上前问道:“大姐这是何意?为何要烧了我的被褥和衣服。”赵巧儿红着脸说:“听说这样可以辟邪。”赵公子知道只要大姐说谎脸就会发红,他拉着大姐的衣袖说:“姐姐告诉我实情,要不然无论如何我也不能让你烧了我的被褥。”眼看就要过了午时,赵巧儿被逼的没有办法只能说:“我告诉你实情,我就会变成一棵大树,要昆仑山上的神仙水才能救活。先让我把这些东西烧了再说。”赵巧儿一把火把赵公子的被褥和衣服全烧了,只见浓浓的大火中一股青烟飘走了,看到青烟飘走了,赵巧儿终于能松一口气了,赵巧儿心想告诉他就告诉他吧,脏物已经烧死了,也不打算嫁人了,就是变成树也无所谓。赵巧儿就告诉了赵公子实情,一会只见赵巧儿站的地方哪里还有人,变成了一棵大树。赵公子这才知道自己害了大姐。赵公子从小熟读圣贤书,十六岁考取功名,他不能眼看着大姐变成树,他下定决心要上昆仑山求取神仙水,他要救活大姐。
当天赵公子就告别了家人,收拾了简单的行李就出发了,一路上他跋山涉水,翻山越岭的,走坏了十双鞋,终于来到了一座大山下,他听附近的村民告诉他,穿过这座大山,山后面有座更大的山就是昆仑山了。赵公子累的气喘吁吁,总算到了山顶,他看到山顶有个山洞,洞里有潺潺地流水声,赵公子走了许久,饥饿难耐,就想进去喝了水再走。他走进洞里,看到有个白胡子老爷爷在水边垂钓。赵公子本想喝两口水就出去,他刚捧起水,只听老爷爷说道:“公子从哪里来?来这昆仑山有何事?”赵公子一听这是昆仑山,顾不上喝水忙上前施了一礼说道:“老先生,我从很远的地方来的,来昆仑山求取神仙水。”老爷爷摸摸胡子说道:“噢?你要神仙水有何用?”赵公子就告诉了老爷爷大姐变成树的实情。老爷爷“哈哈”一笑,说道:“这便是神仙水,你们姐弟情深,你赶快取了回去救她吧。”赵公子感谢了老爷爷,取出腰间的大葫芦,装满了水,转身之时哪里还有老爷爷的影子。赵公子救大姐心切,没有多想就带着神仙水回去了。
赵公子回去之后,就把神仙水倒在大姐变的树根处,一会大姐又变回原来的样子,不同的是,赵巧儿比以前更年轻更漂亮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赵巧儿刚及笄的年龄呢。
弟弟消除了大难,又考取了功名,赵巧儿终于放下了心头大患,这以后上门求娶的人更多了,挑来挑去,赵巧儿挑了一个书生。
不久赵巧儿和书生就结婚了,从此两人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李长乐回到自己的小院,此刻她觉得烦躁不安,丫鬟桃儿在她身侧走着,李长乐来到院里的桃树下坐着,一阵风吹来吹走了她少许的烦闷,桃儿看着夫人眉头紧皱,忙去拿了杯水过来,放在桌子上说:“夫人喝点水润润嗓子,今天弹了一天琴累坏了吧。”李长乐知道桃儿是在宽慰她,可是此刻她只想一个人静静,就对桃儿说:“不用伺候了,你下去休息吧,我想一个人坐会,一会晚膳的时候再叫我。”桃儿退下后,李长乐想起张文成说的话,杨柳,是张文成的远房表妹,张文成从小父母双亡,是杨柳父母平时照顾帮衬着长大的,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如果说没有李长乐,张文成的夫人一定是杨柳。杨柳和她一样,是宫里教乐坊的一员,最近要宴请吴国来访,听说皇上有意想在她俩之间选一人,把位份涨一涨,李长乐前几天给张文成说了此事,张文成没答应也没反对,这件事对于张文成来说只是一句话的事,他是皇城锦衣卫之首,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平时就是皇后和丞相叫他也给他几分薄面,要不然她爹也不会千方百计的把她送到张文成的床上。这些年她和杨柳之间明争暗斗不断,杨柳仗着张文成的宠爱,一次次的给李长乐难堪,这次李长乐势在必得,她要通过这次宴会得到皇上的嘉奖,然后去求皇上赐她和张文成合离。一会桃儿来唤她可以用膳了,李长乐过来之后没见到张文成,就问桃儿:“老爷呢?怎么没出来用膳?”桃儿低着头说:“听门房说,老爷听到杨柳姑娘不舒服出去了。”又是杨柳,只要是杨柳的事,张文成总是第一时间去,罢了罢了,随他去吧。
第二天一早,李长乐看着桌子上的圣旨,这是宫里刚传来的圣旨,任命她为从三品尚仪,杨柳是掌事,负责这次的宴会献舞。这时张文成进来,看了眼桌上的圣旨说:“怎么?升了尚仪不开心?”桃儿见张文成进来忙请安之后退下。冷冰冰的话语让李长乐心头一震,她抬头问张文成:“你为何要将我的掌事之位给杨柳。”张文成说:“只要是她想要的,我都可以给她。”“你明明知道,杨柳她不爱你,她爱的是二皇子,她只是把你当成她接近二皇子的工具,而我,我才是你明媒正娶的夫人。你明知道,我苦练舞艺就是为了这掌事之位,你倒好把这掌事之位给了一个略懂舞艺的杨柳”李长乐站起来指着自己说道。屋里一瞬间变得异常沉闷,李长乐知道自己戳中张文成的痛处。李长乐捏捏自己发凉的指尖,说道:“夫君,你我成亲三年,我一直尽自己本分,我不求得你心怡,只愿你以诚相待。”听了李长乐这句话,张文成心里莫名不适,转身拿着外衣出去了,李长乐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心里说不出的难受。
一会李长乐换上从三品尚义的服饰进宫了,一路来到教乐坊,远远看着杨柳在教众人跳舞,这是昨天不舒服好了,李长乐缓步上前,杨柳看着李长乐眼里闪过一丝得意。杨柳上前拉住李长乐说道:“长乐姐姐,你来了,这儿正好缺一位伴舞。”好一副姐妹情深,李长乐看了一眼杨柳,转身对众人说道:“礼部令我们在宴会上献舞,稍有差池,便是杀头大罪。”众人一听,都赶紧练习,练了一遍之后,李长乐上前指出了几个跳错的动作,她又重新跳了一遍,众人看着李长乐的舞姿都鼓起了掌声,看到这里杨柳上前一步说道:“长乐姐姐这样做不对吧,我才是掌事,名正言顺的领舞,而你只是个尚义,你这样越俎代庖不好吧。”说着她又用手帕捂嘴轻笑一声说到:“昨夜文成哥哥还说你娇纵,我还道他误会你了,还和他辩证一番……”她和张文成是皇上赐婚,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此刻被杨柳当众说出这样一番话,李长乐脸上觉得火辣辣的。李长乐压住心底的酸涩,说道:“并非我娇纵,而是你无才不配做这掌事之位。”说完她又站在台中央把刚才的舞蹈又重新跳了一次。并告诉舞女一些容易出错的动作就出去了。
她一刻都不想在这儿待着,看到杨柳她就觉得心里难受。出了教乐坊,李长乐来到明珠公主宫中,她和明珠公主是在一次宴会上,宫里有人要害明珠公主,被路过的李长乐发现,并悄悄告诉了公主,才让公主脱险,从那以后她就成了明珠公主宫里的常客,公主带她如亲姐妹一般,总问她和张文成过的好吗?李长乐怕公主担心总是回答过的很好。一会到了明珠公主宫中,明珠看见她就吩咐丫鬟把皇上刚赏赐的首饰和水果拿出来,让李长乐挑选,两人一直说了好久好久的话。
傍晚的时候,李长乐刚出宫就发现哥哥身边的小厮在宫门口,小厮看见她急忙上前,看着小厮焦急的脸庞,宫门口人来人往的,她来的一边,小厮跟着上前说道:“小姐,不好了,公子被抓了。”“哥哥被抓了,我怎么不知道?”李长乐一愣说道。小厮赶紧说:“是公子不让告诉小姐,这次公子也说不让告诉小姐,是小的看着公子被抓心里焦急这才斗胆来找小姐的。”李长乐往自家马车这边走边说:“无妨,哥哥的为人我知道,我现在就去找人打救哥哥。”李长乐来到娘家,不等门房通报就急急忙忙进来,发现她爹正和后母,小妾还有几个弟弟妹妹有说有笑的吃饭。见她进来就让其他人先退下,接着把筷子“啪”的一放说道:“如今你已经是锦衣卫指挥使的夫人,这样火急火燎的成何体统。”李长乐上前一步说道:“爹爹,求爹爹救救哥哥。”她爹“哼”的一声说:“你哥冥顽不灵,自诩清高,不懂人情世故,如今这般我也无可奈何。”李长乐听到此话赶紧跪下:“爹爹,哥哥还年轻,请您救救他。”来的路上她已经听小厮说了,哥哥本位一县之长,这次旱灾,他违抗命令,开仓赈灾。被上面的人告了。可她只是个从三品尚义如何能就得了哥哥,没有原因她就是不想去求张文成,她爹看着李长乐跪在地上精明的眼睛闪了闪说道:“长乐,你比你哥哥聪明,希望你的聪明能用对地方。”接着又说:“回去之后告诉我那贤婿让他把我的官位往上升一升。”这就是她爹,她哥还在牢狱之中,他不想着救哥哥,只想着自己的利益,想到这里,李长乐站了起来,说道:“爹爹还是先让人救哥哥。”李世忠看着李长乐的样子,恨得直咬牙,又命人把李长乐赶了出去,李长乐看着紧闭的大门,她知道靠她爹救哥哥是不可能的,她转身回去了。
回去之后李长乐顾不上吃饭就去了张文成书房,张文成看到李长乐就说:“谁允许你当众给杨柳难堪了。”李长乐顾不上什么杨柳,她说:“我哥哥被陷害入狱你知道吗?”张文成目光微闪没有答话,她就是多一问,张文成身为锦衣卫指挥使,有什么事情是他不知道的,她看着张文成说:“你能放过我哥吗?”李长乐知道,以张文成如今的地位放过一个小小的县官是多么微不足道的小事,然而张文成却说:“我是不会插手李长青的案子。”李长乐此刻才知道自己多荒唐,她放下身段说:“你我都知道我哥不是那种人,一定是有人陷害。不求你让他官复原职,只求你让他活命。”张文成看都不看她一眼说道:“我是不会为了李长青徇私的。”李长乐又上前一步说道:“你是不想徇私还是不想为了我徇私?”
张文成沉默了,李长乐看着张文成这样,转身出去了。
晚上张文成回到房间时,李长乐已经睡下,他站在床前看了一会李长乐,然后脱衣躺下。李长乐并没有睡熟,张文成躺下的时候,李长乐往里挪了挪。
第二天李长乐在宫里练了一天舞,出宫的时候,她爹在宫门口等她,看见李长乐出来,李世忠上前说道:“长乐,那天给你说的事,你回去和文成说了没有。”李长乐差点气笑了,她哥还在牢狱里,她爹不想着救人只想着自己。李长乐说道:“没有,女儿正在和张文成合离,爹爹的事女儿爱莫能助。”李世忠听到李长乐要和张文成合离,气的“啪”的一声一巴掌打在李长乐脸上,说道:“张文成何许人也,他堂堂的锦衣卫指挥使会和你合离,不要异想天开了”说完,他爹甩甩袖子走了。
李长乐回去之后,张文成正在用膳,看到李长乐的脸,他问:“谁打的?”李长乐没理他,转身回房去了。
过了两天,吴国的使团来了,宴会开始前,杨柳找到她说:“肚子不舒服,让李长乐领舞。”李长乐不疑有她,李长乐的舞真美,她站在舞台中央,动作翩若惊鸿,宛如蛟龙。最后一个动作,她要拉住舞台中央垂下的丝绸,腾空旋转。然而就在她飞到最高处的时候,“撕拉”一声,彩绸应声而断,大殿上方,张文成瞬间起身。李长乐摔在了舞台中央,一众舞女急忙跪下请罪,这时杨柳跪在她身边用她们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你不能怪我,这是文成哥哥交待的,给你点教训看你以后还敢不敢娇纵。”这时大殿上的九五至尊开口了,“拉出来,赐死。”李长乐脸色苍白的看了看张文成,张文成只是站在那里没吭声,台下李世忠紧缩着脑袋,就是的,爹爹不疼,夫君不爱的。这时明珠公主上前说道:“父皇求求你网开一面”皇上说道:“这么多人,还有吴国的使臣看着,不能不罚。”明珠公主说:“只要今日父皇免了长乐的罪名,我愿意听从父皇安排,和亲。”“不,不要”李长乐疼得脸色苍白的说的,舞台离大殿还有很远,她的话大殿上的人根本听不到。皇上看了看明珠说道:“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剥取李长乐尚义之位,之后没有传召不得入宫。”就这样,李长乐被抬回了指挥使府。
晚上张文成回来,李长乐装着睡着不看他。张文成坐了一会,想说什么,终究没说,走了出去。
张文成刚到书房就有侍卫进来对张文成说道:“大人,我想你是误会夫人了,夫人并没有为难杨柳姑娘,而是杨柳姑娘在教乐坊总是给夫人难堪,有侍卫发现杨柳前天晚上悄悄进了二皇子府,天亮的时候才从后门出去的,另外有件事属下也是最近才找到杨府原来的管家,老爷和老夫人当年遇害好像是杨家为了您的财产给老夫人他们下的药,而且夫人此次只是有人发现是杨柳姑娘动的手脚,夫人确实可怜。”说着下属抬眼看了看张文成,从张文成紧握的双手可以看出张文成此时很愤怒。他挥手让下属退下,一人坐在桌上,原来这么多年他都错了,他总以为是杨家扶养他长大,还是在一次发现杨柳姨娘手上戴着母亲的镯子他才想起查父母去世之事。谁知道自己大错特错了,错把仇人当恩人了。杨柳一直说当初是李长乐在长公主宴会上耍诡计,谁曾想这都是杨柳和二皇子的诡计,杨柳和二皇子咱就有了肌肤之亲,他们本意是让杨柳和张文成发生关系,谁曾想被李世忠阴差阳错的把李长乐送到了张文成的床上。张文成在书房里坐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他顶着红彤彤的双眼来到李长乐房里,李长乐还没起床,李长乐看见他进来就说:“我已经把合离书写好了,也签好字了,只要你签了字,我现在就走。”张文成在李长乐床上跪下,把李长乐吓了一跳,忍痛赶紧起来,拉他起来,张文成死活不起,说:“夫人,都怪为夫错怪你了,所有的事情我都已经知道了,你不要生气,以后为夫千倍万倍的补偿你好不好。”张文成这一出把李长乐都吓愣住了。张文成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诉了李长乐,李长乐听后,原来张文成身上发生了这么多的事。看着张文成跪地道歉的样子,想想他们夫妻三年,李长乐最终还是原谅了张文成。看到李长乐原谅了自己,张文成开心的像个孩子,抱着李长乐在屋里转圈,这是夫妻三年张文成从来没有过的。半晌的时候明珠公主来了,李长乐说公主为自己牺牲太多,明珠公主说:“皇家儿女的婚事从来都没有自己的意愿,即使没有你,我也早晚要去和亲的,反正要嫁人,嫁给自己见过的,熟悉的也挺好。”原来此次吴国使团,太子也来了,明珠公主就是要嫁给吴国太子的。下午李长乐的哥哥也来了,哥哥告诉李长乐,张文成从他入狱就开始调查他的事,今天证据确凿,皇上也放他出狱了。
晚上张文成回来,李长乐从身后还抱住张文成的腰,靠在他背上轻声说“谢谢你夫君。”张文成转过来抱住她下巴低着李长乐头顶说:“长乐长乐,我定让你此生长乐。”